机床行业恶性价格竞争的苗头再现(第壹页)
1. 作为自由流通的商品,价格战或曰价格竞争实属正常,但随着一波波价格战的浪潮,倒下的不仅是诸多的企业,也给行业发展敲响了警钟。
2. 还有空间通过多年与机床行业打交道,也会认为,降价对用户而言就是福音啊,而且企业能够降价,说明还有水分,挤挤更健康。况且,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一家优秀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是无惧这种竞争手段的。而家电行业正是经历了惨烈的价格洗礼,优秀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在国内外市场拥有了自身的话语权。
3. 但作为装备业的工作母机,机床行业有着自身的行业特性:首先它是典型的“加工—装配”型离散制造行业;其次产品结构与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制造过程所需机器设备和工装夹具种类繁多;还有生产技术类型种类繁多,既有订单型生产、库存型生产,也有订单装配型生产和订单设计生产,不过目前多数机床加工企业以订单型生产为主;还有很明显的一点是机床主要由电器和机械两大部分组成,电器部分主要是外购;机械部分的零部件由外协、自制和外购三种模式所得;车间一般分为机加工大件车间、机加工小件车间和装配车间。
因此,作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产品,机床自是与大批量生产销售的家电没有可比性,而由于制造复杂的,对产品精度要求严格,其使用也不与一般的日常用品相提并论。
可是由于从2000年以后到2011年左右,近乎10年的高速蓬勃发展,加之政府提出要振兴装备制造业,让更多的资金关注到了机床业。一时间,资金大鳄大手笔介入,小规模的工厂作坊更是数不胜数,作为行业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人曾对记者表示,经常听闻有新企业成立,数据每月都在变更。
我国“互联网+制造”的主要特点
目前,“互联网+制造”在我国已有丰富实践,从下游到上游、从消费到生产、从外围到核心,互联网正深刻改变工业发展方式,驱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催生多种新模式新业态。
其一,协同式供应链促进各环节高效无缝对接。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与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的直接连通,集聚供应信息并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匹配精度和调运效率。一是借助B2B采购平台集聚
优质供应商资源,高效低成本完成原材料采购。二是实现生产线供应链协同管控和物料零库存。三是利用仓储物流平台整合异地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流合一。如河南众品打造集国内外贸易、流通加工、温控仓储、电子商务、干线运输、城市配送、终端连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平台。
其二,新型研发组织方式集聚众智提升效率。协同设计、众包、虚拟仿真等新研发模式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企业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技术创新开辟新渠道。
一是基于云平台的设计在云端实现设计资源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提高研发效率。如潍柴动力(7.83,0.00,0.00%)在欧洲、北美等的研发中心基于云平台实现24小时协同工作。
二是众包设计通过企业自建或第三方平台集聚海量群体创意,满足多变的设计需求,如海尔以互联网平台对接着全球100多万专家和上千家研发资源。一些企业探索远程虚拟仿真,利用互联网对工艺参数进行异地模拟、分析、评估,优化生产工艺。
其三,创新制造模式助力网络化智能化生产。面对个性化、多样化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制造企业逐步改变原有相对固化的生产线和生产体系,并着力打通企业间壁垒,探索智能制造、网络制造、云制造等全新生产模式。一是应用智能制造实现生产过程柔性化和智能化,如海尔沈阳冰箱厂一条生产线可支持500多个型号的柔性定制。二是利用网络制造平台构建跨地区动态企业联合体,如中国商飞组织10多个国家、100余家企业协同制造ARJ21飞机。三是建立云制造平台,将巨大的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实现线下资源线上配置。
其四,融合型服务延伸企业价值创造链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应用快速普及催生了多样化融合服务模式,带动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加快向提供综合服务转变。一是远程主动运维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掌握远程设备运行状况,节约成本,降低损失。如中兴通讯从“端——管——云”3个层面为水务行业提供供水管道运维服务。二是利用可视化追踪溯源构建全流程食品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如消费者通过二维码即可查询伊利奶牛生产、流通等信息。三是以车内网、车际网、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等车联网服务。
其五,需求端泛在连接实现全流程用户参与。企业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打造用户聚合平台、多元社交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预判市场、开展精准营销;借助平台实现海量用户与企业间的交互对接。一是规模化个性定制通过互联网与用户深度交互,依托柔性生产线提供个性定制的产品,如海尔的家电个性定制。二是精准营销决策将来自互联网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市场精准开发。三是新型网络营销以二维码、APP、移动O2O等新方式构建丰富的产品展示和营销渠道,增加用户黏性。
高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应用
1. 复合加工作为机械加工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数控设备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多种复合加工的领域上,车铣复合加工是目前发展完善的一个领域。在国内外的各种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机床厂家纷纷推出此类设备,作为高端设备的展示内容。
2. 车铣复合加工设备的价格往往比较昂贵,很多企业在做设备选型时,经常将此类设备当成专用机床来
看待,但是并没有赋予设备更多的使用范畴,往往是按照某个零件的工艺需求来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在选择设备类型前,首先考虑因设备折旧而造成的单件本钱增加是否在答应的范围之内,从而决定是否采购此类设备,很多的车铣复合加工设备都是在这种形势下被引进。之所以有此现象,原因是在于人们对于此类设备的应用不够了解,除了担心日常维护的本钱之外,对加工程序的编制也摸不着头绪,所以人们更愿意选择购买一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一台数控车。
3.此外,从理论上讲车铣复合加工可以有效地进步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并不能尽如人意,其中的主要因素在于加工程序的编制。这里我们从如何进步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扩展应用领域这两个角度来探索一下如何编制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加工程序。
姓名: | 温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929480028 |
业务 QQ: | 87915346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
电话: | 0769-82826580 |
传真: | 0769-82826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