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推出铝合金压铸部件专用卧式加工中心
牧野铣床制作所从2015年7月开始销售专门面向汽车铝合金压铸部件精加工用途的卧式加工中心“a40”。该产品省去了重切削功能,因此主轴旋转、XYZ轴移动及刀具更
换等动作更为敏捷,可使精加工作业时间缩短25%,同时,为了不让切屑造成妨碍,还强化了切屑排出能力,可防止加工中断。牧野预计,受全球汽车需求旺盛的
影响,为实现轻量化而使用铝压铸部件的情况也将增加,因此开发了该产品,并于2015年6月24日在作为主要需求地的北美发布。
我国“互联网+制造”的主要特点
目前,“互联网+制造”在我国已有丰富实践,从下游到上游、从消费到生产、从外围到核心,互联网正深刻改变工业发展方式,驱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催生多种新模式新业态。
其一,协同式供应链促进各环节高效无缝对接。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与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的直接连通,集聚供应信息并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匹配精度和调运效率。一是借助B2B采购平台集聚
优质供应商资源,高效低成本完成原材料采购。二是实现生产线供应链协同管控和物料零库存。三是利用仓储物流平台整合异地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流合一。如河南众品打造集国内外贸易、流通加工、温控仓储、电子商务、干线运输、城市配送、终端连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平台。
其二,新型研发组织方式集聚众智提升效率。协同设计、众包、虚拟仿真等新研发模式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企业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技术创新开辟新渠道。
一是基于云平台的设计在云端实现设计资源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提高研发效率。如潍柴动力(7.83,0.00,0.00%)在欧洲、北美等的研发中心基于云平台实现24小时协同工作。
二是众包设计通过企业自建或第三方平台集聚海量群体创意,满足多变的设计需求,如海尔以互联网平台对接着全球100多万专家和上千家研发资源。一些企业探索远程虚拟仿真,利用互联网对工艺参数进行异地模拟、分析、评估,优化生产工艺。
其三,创新制造模式助力网络化智能化生产。面对个性化、多样化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制造企业逐步改变原有相对固化的生产线和生产体系,并着力打通企业间壁垒,探索智能制造、网络制造、云制造等全新生产模式。一是应用智能制造实现生产过程柔性化和智能化,如海尔沈阳冰箱厂一条生产线可支持500多个型号的柔性定制。二是利用网络制造平台构建跨地区动态企业联合体,如中国商飞组织10多个国家、100余家企业协同制造ARJ21飞机。三是建立云制造平台,将巨大的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实现线下资源线上配置。
其四,融合型服务延伸企业价值创造链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应用快速普及催生了多样化融合服务模式,带动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加快向提供综合服务转变。一是远程主动运维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掌握远程设备运行状况,节约成本,降低损失。如中兴通讯从“端——管——云”3个层面为水务行业提供供水管道运维服务。二是利用可视化追踪溯源构建全流程食品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如消费者通过二维码即可查询伊利奶牛生产、流通等信息。三是以车内网、车际网、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等车联网服务。
其五,需求端泛在连接实现全流程用户参与。企业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打造用户聚合平台、多元社交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预判市场、开展精准营销;借助平台实现海量用户与企业间的交互对接。一是规模化个性定制通过互联网与用户深度交互,依托柔性生产线提供个性定制的产品,如海尔的家电个性定制。二是精准营销决策将来自互联网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市场精准开发。三是新型网络营销以二维码、APP、移动O2O等新方式构建丰富的产品展示和营销渠道,增加用户黏性。
机床工具企业在坚守中期待转机
在过去的几年里,产能过剩、库存压力、资金紧张、经济环境萎靡等负面因素一直伴随着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两年多来,虽然行业回暖的期盼迫切,却一直未能成行。在行业中,我们看到了革新和进步,也可以看到迷惘和彷徨;对于未来的愿景,企业家们信心满满,但也能感觉到他们对当前困难局面的忧虑和烦恼。
近,随着电力、电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装备制造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机床行业作为“工业母机'所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
在过去的两年里,产能过剩、库存压力、资金紧张、经济环境萎靡等负面因素一直伴随着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两年多来,虽然行业回暖的期盼迫切,却一直未能
成行。在行业中,我们看到了革新和进步,也可以看到迷惘和彷徨;对于未来的愿景,企业家们信心满满,但也能感觉到他们对当前困难局面的忧虑和烦恼。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机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逐月缓慢回升,增长态势好于
预期,完成情况良好。同时,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表明经济
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在总体态势趋向平稳发展的大背景下,汽车、电子、航空、轨道交通等制造领域较快回暖,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装备制造,特别是
机床装备的需求变化给机床行业带来有利影响。
这些有利因素何时能“传递'到机床行业?机床工具行业何时回暖?业内人士翘首企盼。本报记者近期走访了一些机床工具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从各方声音看来,行业形势仍然严峻,机床行业何时回暖仍是未知数。
姓名: | 温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929480028 |
业务 QQ: | 87915346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
电话: | 0769-82826580 |
传真: | 0769-82826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