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呈现三大新动向
受益于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环境和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国内机床工具行业出现了技术长足发展、投资热情高涨的局面。数控机床作为国防军工的战略装备,是各种武器装备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国防军工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然而,振兴数控机床产业对机床工业而言却有着一定的难度。发展数控机床所需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的核心,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将出现以下动向:
1.复合加工技术应用更加广泛新型复合加工机床如车铣和铣车复合机床、车磨复合机床、齿轮加工复合机床、车铣复合与5轴联动结合机床等产品不断涌现;重型机床增加多功能附件和转台等,复合化加工趋势明显;金属切削与特种加工复合有了新进展,激光、电加工与切削加工复合技术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推广应用。复合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工艺流程产生重要影响。
2.直驱技术应用速度加快由于电力电子和数控技术的进步,以及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光栅检测等部件的成熟,直驱技术在数控机床的应用速度加快,国外多家机床企业的新产品已使用直线电机驱动。直驱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推动数控机床的结构改变和性能提高。
3.微制造技术崭露头角微制造(Inter-Micro)是指一种高效、绿色、高精度微制造新技术,用于加工3D形状的各种微型零件。目前,在欧盟的资
助下,由德国、意大利等有关国家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组成的研究小组已经取得相关成果,如:超精密5轴联动微型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工具加工技术设备等。微
制造技术具有很大应用潜力,应该引起业界的关注。
1.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方式——凯恩利机械厂怎么做比较好
第壹,先从机械调整方面来研究如何来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的精度。在机床调整方面主要包括这几个部分,主轴、床身还有镶条等等方面,这样才能使车床满足要求,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的精度,在工作过程中也要定时监控,并且要不断优化在车床方面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生产处更好的产品。这是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精度中简单便利的方式,这种调整方式不需要很好的技术,但是需要员工不时的进行检查来进行调整。
第二,是在机电联调方面进行的改进,要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主要是在反向偏差还有定位精度以及重复定位精度这几个方面进行提高。在反向偏差方面我们对于偏差过大的时候要首先通过机械手动的方式进行修正,然后再当误差小到一定范围之内之后再用专业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定位精度方面的调整时通过显微镜的度数来不断优化误差的。在这些方面进行优化的机电联调方式,是这些调整方法中效率较高的一种方式。虽然会比较繁琐但是效果比较好。
第三,这是通过在电气方面进行的调整,这个方面的调整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机床参数的调整,在这个角度中又有两个方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是系统增益以及定位死区,在系统增益方面我们要关注车床受机械阻尼的方面还有转动的惯量,这些都影响着车床的加工方面的精度。还有就是尽量减少定位的死区,这样也可以提高车床运作时的精准度。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要同时进行调整。另一个方面就是可以通过一些系统的应用来进行调整,由于现在自动化程度不断的提高,数控车床就是在运行过程中运用了自动来远程控制,所以我们要在远程控制时要入一系列监控的程序,这样就不需要人工的过多干预,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监管,可以通过程序来监管设置控制然后可以提高车床加工时的精度。
数控车床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不过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包括:数控化水平较低、功能部件生产发展缓慢、产品结构水平偏低。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小方面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一、数控化水平较低。目前生产值数控化率不30%,消耗值数控化率还不到50%,而发达国家则在70%左右,上档次的数控车床配套部件只能靠进口。
二、功能部件生产发展缓慢。功能部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数控车床整体的技术水平与性能,制约着主机的发展速度,其发展状况与数控车床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功能部件企业发展十分滞后。
三、产品结构水平偏低。从行业总体上来看,产业规模虽然很大,但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国内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能力不适应,进口数控车床大量进入国内市场。
国内数控车床行业发展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一个过程,相信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国内数控车床行业将有长足的进步。
姓名: | 温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929480028 |
业务 QQ: | 87915346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
电话: | 0769-82826580 |
传真: | 0769-82826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