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开环控制:即不带位置反馈装置的控制方式。加工精度一般在0.02
mm
半闭环控制:指在开环控制伺服电动机轴上装有角位移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伺服电动机的转角间接地检测出运动部件的位移反馈给数控装置的比较器,与输入的指令进行比较,用差值控制运动部件。加工精度一般在0.01-0.02mm精度左右。
闭环控制:是在机床的终的运动部件的相应位置直接直线或回转式检测装置,将直接测量到的位移或角位移值反馈到数控装置的比较器中与输入指令移量进行比较,用差值控制运动部件,使运动部件严格按实际需要的位移量运动。加工精度一般在0.002-0.01mm精度左右。
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
(1)优点
1.加工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加工质量;
2.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3.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4.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5.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6.批量化生产,产品质量容易控制;
(2)缺点
1.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2.但其加工路线不易控制,不像普通机床一样直观。
3.其维修不便,技术要求较高;
4.工艺不易控制
车床数控系统工作原理
机床数控系统由数控单元、步进伺服驱动单元和减速步进电机组成,数控单元采用MGS--5l单片微机,数控单元的控制程序是实现各种功能的核心,在零件加工程序中,给定具体的加工长度、移动方向、进给速度,控制程序在中央处理单元的支持下,按照所输入的加工程序数据,经过计算处理,发出所需要的脉冲信号,经驱动器功卒放大后,驱动步进电机,由步进电机拖动机械负载,实现机床的自动控制。在加工螺纹时,必须配置主轴脉冲发生器,将主轴角位移变化信号传递至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所设定 的螺纹螺距进行插补,控制刀架加工各类螺纹。该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发出或接收S. T. M信号,以实现机械加工的自动化。
后备电池
数控单元在断电后由后备电池为计算机中零件加工程序存储器RAM芯片供电, 以保存用户零件的加工程序。更换电池应在计算机通电状态下进行以免丢失零件程序。
更换电池时,注意“+”、“-”极性,切勿接反。将插头插上后,请用内阻较高的万用表测量计算机上的电池插座的电压。正常电他电压参考值:4.5V~4.8V。
数控车床发展历程
由于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一直在不断更新,到目前为止已经历过以下几代变化:
第N数控(1952~1959年):采用电子管构成的硬件数控系统;
第二代数控(1959~1965年):采用晶体管电路为主的硬件数控系统;
第三代数控(1965年开始):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的硬件数控系统;
第四代数控(1970年开始):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数控系统;
第五代数控(1974年开始):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数控系统;
第六代数控(1990年开始):采用工控PC机的通用CNC系统。
前三代为初始阶段,数控系统主要是由硬件联结构成,称为硬件数控;后三代称为计算机数控,其功能主要由软件完成。
二、主CKX6163D—W(刀塔带尾座机)∠45斜床身高配置 主要材料清单
6、 X、Z轴直线导轨 : 台湾银泰或上银P级重负荷直线导轨 7、 X、Z轴轴承:日本原装NSK或德国FAG精密级轴承—(根据产品加工要求,可选配) 8、刀架形式 刀塔式 9、液压回转油缸 台湾回转油缸 10、液压站 台湾变量油泵、液压电机、液压电磁阀+风冷系统 11、电脑润滑系统 河谷
姓名: | 温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929480028 |
业务 QQ: | 87915346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
电话: | 0769-82826580 |
传真: | 0769-82826580 |